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
该图体现了能源基地建设的
A.扩大煤炭开采量 | B.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
C.减少煤炭开发以缓解交通压力 | D.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
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临黄河,水运条件便利,有利于原煤输出 |
B.山西煤炭不适合通过黄河外运 |
C.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煤炭外运网已逐步形成 |
D.加强坑口电站建设和炼焦业,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 |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 | B.丁>甲>丙>乙 |
C.乙>丁>甲>丙 | D.丁>乙>丙>甲 |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接。
①与甲岸相连②与乙岸相连
③与丙岸相连④与丁岸相连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下我国部分省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
A省区 |
B省区 |
C省区 |
|
1984年 |
5.22 |
7.62 |
10.26 |
1997年 |
3.85 |
5.88 |
8.39 |
关于A、B、C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
C.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
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A省区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的作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
B.近些年来,乙国老年人口比重大于甲国 |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为“现代型” |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
B.乙国的城市化进程减慢 |
C.甲国的劳动力丰富 |
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 B.四川盆地变变冷、变湿 |
C.塔里木盆地变暖、变干 | D.华北平原夏季降水量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