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写出山脉的名称:A                   ,B                    
(2)在甲图中,写出平原的名称:①                  ,②                   
(3)从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熟   制
 
 
农 作 物
 
 

(4)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
A.青稞和油菜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棉花                         D.甘蔗和小麦
(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广                       B.交通发达        
C.水热条件好                          D.单位面积产量高
(6)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因素是                                  
(7)“东北大米”品质优良,试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大米质量好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2015年1月27日20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局部分布图。

(1)描述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等压线分布特点并说明A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
(2)简述图中时刻B点天气状况及成因。
(3)据图判断中国四大临海中风浪最大的海域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是中亚局部区域图,右图为左图中A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W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中亚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
(1)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角度分析图中A地的气候特征。
(2)分析W国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3)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用水不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2亿多人口用水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立方米,枯水年也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据材料分析修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原因。
(2)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方受水区域的有利影响。
(3)说明输水工程在北京和天津段采用涵管输水的原因。

(10分)【环境保护】
2012年2月20日央视《新闻1+1》播出《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据悉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谷地。而在武汉白沙洲高架桥修建过程中,地面沉降次数竟然高达70余次。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的人类活动。
(2)请为防治地面沉降提出至少两个可行性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1)分析贵州石漠化的成因
(2)列举出四种与石漠化相关联的自然灾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