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心结构特征明显 |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分布,设施完备 |
C.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D.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接近工业区 |
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 |
B.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 |
C.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 |
D.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 |
该表是我国2005年成品油产量和市场缺口预测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地区 |
汽油(万吨) |
煤油(万吨) |
柴油(万吨) |
|||
生产量 |
消费量 |
生产量 |
消费量 |
生产量 |
消费量 |
|
华北区 |
290 |
757 |
54 |
187 |
545 |
995 |
东北区 |
0 |
444 |
0 |
55 |
0 |
881 |
华东区 |
1309 |
1173 |
401 |
245 |
2438 |
3360 |
中南区 |
789 |
1039 |
270 |
276 |
1438 |
2243 |
西南区 |
0 |
365 |
0 |
121 |
0 |
459 |
西北区 |
0 |
400 |
0 |
91 |
0 |
704 |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是()
A.大多呈现消费量小于生产量 |
B.西部地区资源短缺造成石油生产量小 |
C.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 |
D.能源紧张的问题非常突出 |
我国为拓宽能源供应渠道应该()
A.加强勘探,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 |
B.与周边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国家合作 |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 |
D.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
B.人口的迅速增长,植被的破坏是造成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的原因 |
C.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
D.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沟谷地区,应实施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径流, |
又发展林果业生产
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
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
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
D.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
图12表示甲、乙两地的城市化进程,正确排序
A.①③② | B.②①③ | C.②④① | D.④①② |
该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问题。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化学工业 | B.钢铁工业 | C.机械工业 | D.有色冶金工业 |
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
B.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
C.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
D.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