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从广州出发,开启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之旅,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读一月份南极附近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推测,虚线L处天气系统与甲、乙两地天气特点为
| A.高压脊,甲地晴朗 | B.低压槽,乙地阴雨 |
| C.暖锋,甲地阴雨 | D.冷锋,乙地阴雨 |
某日,科考队员在乌斯怀亚(68°W、54°S)观察到日出时间为该地地方时4:00点,则该日我国漠河(122°E ,53°N)的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4:00 B. 16:00 C.18:00 D 20:00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问题。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都是平原地区 |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
| C.都位于入海口处 | D.土壤都比较肥沃 |
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
|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
C. 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
|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则适宜发展畜牧业。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 |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
| 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 |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各题。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有关东北地区降水量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
| B.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
| C.大部分属于湿润区 |
| D.影响东北地区降水分布规律的因素主要是地形 |
读下图,回答问题
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西南、西北地区![]() |
B.京津、华北地区 | C.东北和华北地区 | D.华东、华南地区 |
图6中三条以运输煤炭
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
|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
|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
|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
D.神黄线、大秦线 、焦(作)日(照)线 |
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气一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