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种分子的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 ,⑨表示 。图中有 个氨基, 个羧基。
(2)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 。
下图为男性性激素一一睾酮(T)(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
(1)图中结构X是指_______,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离不开_______调节机制。睾丸细胞分泌T的过程___________(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2)前段时间,光头歌手李代沫因吸毒而被刑拘的新闻使人们再次关注毒品的危害。研究表明吸食毒品(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人数) |
平均年龄(岁) |
吸毒史(年) |
吸毒量(g/d) |
LH (lu/L) |
FSH(lu/L) |
T(lu/L) |
健康者(30) |
32 |
0 |
0 |
4.65 |
6.3 |
6.6 |
吸毒者(30) |
32 |
平均4 |
平均1.5 |
1.44 |
2.86 |
4.1 |
①据表可知,与健康者相比,吸毒者在图甲中的②③过程__________ (选填“增强”、“减弱”)。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致,可将体内
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3)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下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图中结构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②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不变、增多、减少),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野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等位基因A1、A2、A3分别决定灰色、褐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甲对乙显性、乙对丙显性,则甲对丙也显性,可表示为甲>乙>丙),根据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
(1)已知A2对A1显性,根据系谱图可确定A1、A2、A3的显性顺序是(用字母和“>”符号表示)。I2的基因型为。Ⅲ1与Ⅲ5交配产生灰毛子代的概率为。
(2)野兔有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将Pelger异常的雌雄野兔杂交,后代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8个,Pelger异常雌兔117个,正常雄兔60个,Pelger异常雄兔119个。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3)欲探究野兔毛色基因与Pelger异常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取Pelger异常的纯种灰毛雄免与正常的白毛雌兔作为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Pelger异常的灰毛雌雄兔相互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Ⅰ.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甲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d过程中该种群增长率在段最大。
(2)图1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e点种群数量比d点。
(3)图2中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Ⅱ.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受沙尘暴之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是当前的紧要任务。
(4)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要注意树种、草种不要过于单一。这种做法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5)某科研小组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旱植物用于治理水土流失。要检测抗旱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技术。若检测结果表明抗旱基因已经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则培育的植株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抗旱性状。
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受基因D、d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受基因V、v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蝇进行杂交试验,发现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试验,结果都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果蝇的眼形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2)图中F代的圆眼残翅雌蝇中纯合子所占比值为。
(3)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为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要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请你设计最简便的探究实验。
①用基因型为和的果蝇进行杂交试验。
②结果与结论:。
药物Q可抑制HE细胞增殖,但因有较大毒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确定另一种能抑制细胞增殖的新药Tet的效果,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分组:
甲组:培养液+HE细胞+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HE细胞+ X
丙组:培养液+HE细胞+适宜浓度Tet试剂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每组样品放置在 Y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3)测定每组样品OD值(反应活细胞数量),并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Q、Tet、OD表示相关名词,不考虑加入药物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选择的HE细胞应具能力。
(2)实验思路中使用的X试剂和Y仪器分别是,。
(3)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