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Y与等物的量的SO2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未见其褪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说明)。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
液为某浓酸,则反应所得的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而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 A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则A与B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 若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此时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a代数式表示);为保证A与B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的溶液中同时含有上述两种金属阳离子,则此时B与A的质量比应满足的取值范围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填元素符号)。
②Cu(N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
(2)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分子的结构式为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所示),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则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Cu2O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Cu2O的密度为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碱,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
更为进侯德榜制碱法,也叫联合制碱法,两种制碱的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

氨碱法生产流程联合制碱法生产流程
(1)向沉淀池中通入CO2和氨气时,应先通入氨气的原因是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从沉淀池中分离沉淀的操作是
(3)氨碱法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Y是,从原料到产品,氨碱法总反应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写为
(4)联合制碱法中从滤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是(选填编号)。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能增大NH4+的浓度,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能提高Na+的浓度, 使NaHCO3结晶析出
d.通入氨气能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5)联合制碱法相比于氨碱法,氯化钠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循环Ⅰ,联合制碱法的另一项优点是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已知样品质量为a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称重为bg,则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目前,“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产生及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为:__ ___
(2)—定条件下,将C(s)和H2O(g)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1)中反应: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容积/L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s)
H2O(g)
H2(g)

2
T1
2
4
3.2
8

1
T2
1
2
1,2
3


①T10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②乙容器中,当反应进行到1.5min时,H2O(g)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0.8" mol·L-1 B.=1.4 mol·L-1 C.<1.4 mol·L-1 D.>1.4 mol·L-1
③丙容器的容积为1L,T1℃时,按下列配比充入C(s)、H2O(g)、CO2(g)和H2(g), 达到平 衡时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完全相同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0.6 mol、1.0 mol、0.5 mol、1.0 mol
B. 0.6 mol、2.0 mol、0 mol、0 mol
C.1.0 mol、2.0 mol、1.0 mol、2.0 mol
D. 0.25 mol、0.5 mol、0.75 mol、1.5 mol
(3)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利用从烟道气中分离出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H2合成甲醇,已知CH3OH、H2的燃烧热分别为:△H=-725.5kJ/mol、△H=-285.8kJ/mol,写出工业上以CO2、H2合成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
(4)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 6H2(g)CH3OCH3(g)+ 3H2O(g)
已知一定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见下表:

投料比[n(H2)/ n(CO2)]
500 K
600 K
700 K
800 K
1.5
45%
33%
20%
12%
2.0
60%
43%
28%
15%
3.0
83%
62%
37%
22%


①该反应的焓变△H0,熵变△S___0(填>、<或=)。
②用甲醚作为燃料电池原料,在碱性介质中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若以1.12 L·min-1(标准状况)的速率向该电池中通入甲醚(沸点为-24.9 ℃),用该电池电解500 mL 2 mol·L-1 CuSO4溶液,通电0.50 min后,理论上可析出金属铜g。

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工业上常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来生产铵明矾NH4Al(SO42•12H2O,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1)流程图中X的电子式, Y为(填化学式)溶液
(2)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3)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名称是
(4)反应Ⅵ的化学方程式为
(5)对铵明矾NH4Al(SO4)2·12H2O高温分解的气体产物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NH3、N2、SO2、H2O B.NH3、SO3、H2O
C.NH3、SO2、H2O D.NH3、N2、SO3、SO2、H2O
(6)若同时制取铵明矾和硫酸铝,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若欲使制得的铵明矾和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投料时铝土矿中Al2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7)向硫酸铝铵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4NH4Al(SO4)2+3Ba(OH)2=2(NH4)2SO4+3BaSO4↓+ Al2 (SO4)3+2Al(OH)3
B.2NH4Al(SO4)2+4Ba(OH)2=(NH4)2SO4+3BaSO4↓+Ba(AlO2)2
C.2NH4Al(SO4)2+3Ba(OH)2=(NH4)2SO4+3BaSO4↓+2Al(OH)3
D.NH4Al(SO4)2+2Ba(OH)2=NH3·H2O+2BaSO4↓+ Al(OH)3

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共有7个能级,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X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在气体分析中,常用X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其化学反应如下:
2XCl+2CO+2H2O=X2Cl2·2CO·2H2O
⑴X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⑵C、H、O三种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⑶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与CO为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②该配合物中氯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③在X2Cl2·2CO·2H2O中,每个X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配位键,在图中用“→”标出相应的配位键
⑷XCl的晶胞如图所示,距离每个X最近的Cl的个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