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代表R基的标号是_______。
(2)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3)图中所示的一段肽链由 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回答下列有关果蝇遗传问题。
(1)已知果蝇裂翅由基因B控制,且裂翅基因B纯合致死。为研究裂翅基因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杂交亲本 |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
||||
裂翅♀ |
裂翅♂ |
非裂翅♀ |
非裂翅♂ |
||
第一组 |
♀裂翅×非裂翅♂ |
90 |
82 |
98 |
103 |
第二组 |
非裂翅♀×裂翅♂ |
83 |
79 |
87 |
92 |
上述的杂交结果说明,裂翅基因位于(常、X)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体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设计了两个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根据杂交一、杂交二的结果推测,裂翅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在翅型、眼色、体色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3)P基因指导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使果蝇眼睛呈红色。紫眼果蝇出现的原因是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导致PAH不能正常合成。
① 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将直接导致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产物异常,进而使PAH中的发生了变化。
②P基因中因为插入一个DNA片段所导致的变异属于。
(4)有人提取了红眼果蝇的mRNA,用法获得正常P基因的有效片段,再通过法将其扩增,然后导入紫眼果蝇的早期胚胎中,观察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为。
抗菌肽(selvsin)能治疗癌症,不同浓度抗菌肽治疗效应不同,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低浓度却促进细胞凋亡。表甲示抗菌肽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结果(3H-TdR即含3H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活细胞数目取决于细胞增加数目与细胞凋亡数目相对值),图乙示抗菌肽的人工合成流程。请回答
表甲 梯度浓度的抗菌肽对肝癌细胞吸收3H-TdR及活细胞数目的影响(24h内)
抗菌肽浓度(ug/ul) |
0 |
1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
实验组别及研究内容 |
||||||||
一 |
3H-TdR摄取量 |
4000 |
1100 |
1180 |
2400 |
4120 |
4310 |
4220 |
二 |
活细胞总数 |
100 |
140-153 |
180-200 |
212-240 |
148-160 |
80-92 |
20-40 |
(1)根据表甲实验一的数据分析
①抗菌肽能治疗癌症的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周期中期内的合成从而限制细胞的增殖。
②最佳抑制作用对应的抗菌肽浓度为(ug/ul)左右。
(2)癌细胞增殖的同时,细胞也会“自溶”出现凋亡。
①这种现象体现了膜具有特点,当抗菌肽的浓度超过10-2(ug/ul)后,癌细胞增殖数目凋亡数目。
②细胞凋亡的本质是。
(3)图乙中甲醇诱导表达体现了表现型与基因的关系是。分离与纯化抗菌肽常使用的方法有。
细胞消化、降解自身部分蛋白质或者细胞器的现象,称为自噬。为探究促生长因子F对自噬以及自噬对神经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研究者对离体神经干细胞培养体系作了不同处理,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处理措施 |
B基因表达水平 (相对值) |
细胞突起数目 (相对值) |
||
去除F因子 |
加入自噬抑制剂 |
||||
A组 |
A1 |
+ |
- |
1.2 |
120 |
A2 |
+ |
+ |
/ |
75 |
|
B组 |
B1 |
- |
- |
0.6 |
100 |
B2 |
- |
+ |
/ |
98 |
(注:“+”表示“是”,“-”表示“否”,“/”表示未检测到)
(1)用______ ___酶处理原代培养完成后_________生长的神经干细胞,获得实验用细胞悬液。
(2)已知细胞内B基因的表达是自噬启动的标志,实验中可采用____ _____杂交技术检测B基因是否完成了表达。
(3)比较A1组与_____ ____组的结果,可推测去除F因子促进了神经干细胞自噬。比较A组和B组的结果,推测自噬能_____ ____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
(4)鉴定细胞发生了自噬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是否形成自噬体。自噬体是包裹了蛋白或细胞器的囊泡,囊泡可与_______ __融合并被后者所含水解酶消化,这一融合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 ___性。
(5)细胞的自噬现象有利于维持细胞内代谢环境的_____ ____,获得的降解产物也可以为细胞合成自身的______ ___提供原料。
假槟榔,原产澳大利亚,是南方常见的行道树和庭院栽培树。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的白天,测得该植物幼苗的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
图1
(1)据图分析直接导致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据图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降低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填“光照”或“CO2”),该时刻,叶肉细胞内C3、C5变化情况是 .
(2)图2是10∶00 时叶肉细胞中光反应过程,若此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叶肉细胞中的O2移动途径是 。图2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答两项)。
图2
(3)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株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突变体幼苗,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色素带从上往下,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测得在相同光照强度下,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比野生型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若想获得更多的突变体,可利用植物细胞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培植.
图l、图2是不同绿色植物利用CO2的两条途径.表格3是科研人员测定的烟草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叶室CO2浓度为390mmol·mol―1)相关的实验结果。
表3
温度/℃ |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 O2·m―2·s―1 |
光补偿点/μmol·m―2·s―1 |
光饱和点/μmol·m―2·s―1 |
呼吸速率/μmol O2·m―2·s―1 |
17 |
11.6 |
18.7 |
2101.6 |
0.85 |
20 |
12.1 |
24.2 |
1603.8 |
1.12 |
25 |
11.5 |
33.4 |
1726.5 |
1.49 |
30 |
9.8 |
59.7 |
2752.9 |
1.95 |
35 |
6.9 |
57.6 |
1429.5 |
1.68 |
(1)图1中①过程称为;图2生物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出现蓝紫色的细胞是(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图1与图2所代表的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的是(填“图1”或“图2”),这是长期的结果。
(3)根据表格3分析:
①烟草生长的适宜温度约为。此温度条件下,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时总光合速率为。要测得此总光合速率,至少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温度为20℃的____ __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1603.8μmol·m―2·s―1的密闭环境中,并在装置中放置___________溶液,所得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值。
②与30℃相比,35℃时烟草总光合速率较,其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