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右图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是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______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__之间。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远洋水域水深35米开始,随着水深增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水深100m以下远洋水域中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主要由______________组成;输入水深100以下远洋水域系统中的能量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
(3)假设一段时间内,该海域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c,则a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b+c。
(4)据统计,该海域生态系统同季节单位体积内近海水域比远洋水域物种丰富度要高,据图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____________方向上的结构特征。

回答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实验研究问题:
Ⅰ.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图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

(1)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主要部位是幼苗的___________。
(2)实验一、科研人员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分别检测P侧和D侧的IAA含量。结果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___________生长较快,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
(3)实验二、科研人员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 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侧运输能力较强。
Ⅱ.图甲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据图回答问题:

(4)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侧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_______。
(5)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乙中[ ]______________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
____________结合的能力,从而阻断了兴奋的传递。

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该产物被还原生成糖类的过程还需要_____________(物质)。Rubisco酶的“两面性”与酶的________(特性)相矛盾。
(2)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有氧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上看,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__________;从反应场所上看,光呼吸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暗呼吸发生在__________中。
(3)如图表示测定某植物每1cm2叶片的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mg/cm2·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每空1分共9分)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_____×103 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kJ。

(每空1分共7分)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刺激,从而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经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表明机体还可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时间/剂量
分泌量(滴/15min)
时间/剂量
分泌量(滴/15min)
时间/剂量
分泌量(滴/15min)
刺激迷走神经
3min
8
3min
8
3min
8
注射促胰液素
1mg
11
2mg
37
3mg
62
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
3min和1mg
43
3min和2mg
88
3min和3mg
120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