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试期间大鼠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说明动物能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B.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表示大鼠的正常体温。该实验在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C.大鼠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
D.测试实验中,若在突触间隙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培养基中所有的细菌 B.培养基中的细菌和真菌
C.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D.培养基及其内的所有生物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