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
C.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 | |
D.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同 |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黄粒(G)对绿粒(g)是显性,则Ttgg和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A.5、3 | B.6、4 | C.8、6 | D.9、4 |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隐性性状 | 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II3和II4的基因型相同 | D.II3和II4的基因型不同 |
下列有关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多种酶参与 | B.在细胞核内进行 |
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D.需要ATP提供能量 |
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 B.24 | C.18 | D.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