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体液、细胞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导致肺结核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细胞免疫消除,不需要体液免疫参与 |
| B.抗原经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 |
| C.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均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
| D.记忆B细胞成为效应B细胞的增殖速度比B细胞成为效应B细胞的增殖速度快 |
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 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改变植物的光补偿点可能发生变化 |
| B.当光强大于7时,25 ℃比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大 |
| C.图2表示在5℃-35℃下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
| D.图3表示在5℃-35℃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 |
将采自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肾叶山蓼种子在相同环境中培养4个月,任其萌发和生长。然后分成三组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研究驯化温度对不同地
区肾叶山蓼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影响。生长5~6个月后,测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实验结果见下表。有关推测不能成立的是 ()
| A.驯化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发生了变化 |
| B.不同地区的肾叶山蓼具有不同的驯化潜能 |
| C.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
| D.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可能发生适应性改变 |
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实例中,不需要载体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 A.植物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NO、K+ | B.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
|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向原尿中分泌K+、NH |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胆固醇、维生素D |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丝状物;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将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有无作表如下(+:存在;-:不存在)。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
| 细胞结构 |
a |
b |
c |
d |
e |
| 试样甲 |
- |
- |
- |
- |
- |
| 试样乙 |
+ |
+ |
+ |
- |
+ |
| 试样丙 |
+ |
+ |
- |
+ |
+ |
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
B.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
C.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
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