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R&D经费支出(亿元) |
4616 |
5802 |
7063 |
8687 |
10240 |
||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
314045 |
340903 |
401513 |
473104 |
519322 |
||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1.47 |
1.70 |
1.76 |
1.84 |
1.97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12分)2010年10月11日,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郭明义是辽宁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别人追求金钱时,他把个人为社会奉献作为人生的最大快乐。20年来,他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给希望工程,参加了54次捐献全血和捐献血小板,累计6万多毫升……为此,有人说他是“活雷锋”,也有人说他是“郭大傻”。
请运用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知识,谈谈你对有人对郭明义评价的看法。
(12分)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中国探月工程是立足我国国情,建立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的,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理论创新、发扬航天精神,不断科学攻关、勇于探索的结晶。
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嫦娥二号”成功的原因。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8分)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分)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明年经济工作中,各方面要切实把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明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能源品种出现紧缺问题,再加上针对中国出口贸易摩擦问题迅速增多,使得转变发展方式变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5分)
(15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文章。财政部长谢旭人指出今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二是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三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 财政支出需要的庞大资金来自哪里,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财政的作用。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