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选用另外一块,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
(4)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______(A/B)这一侧观察。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两个烧瓶完全相同,用两个相同的电热丝给质量相同的物质A和B加热,实验记录表如下: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A的温度/℃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B的温度/℃ |
20 |
21.5 |
23 |
24.5 |
26 |
27.5 |
从记录数据表分析
(1)比较A、B物质的温度升高的情况,______的温度升高的较快,你认为出现这个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将两电阻丝的连接改为并联是______(可行/不可行)的。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标有 “3.8V”字样的待测小灯泡、电压恒为6V的电源、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1)某学生在实验时,把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交换连接了,闭合开关后会造成.(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烧坏
C.小灯泡烧坏 D.小灯泡不亮
(2)另一学生按图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时,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是:.排除该故障换用新元件后,闭合开关时,观察到小灯泡闪亮一下后立即熄灭,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
(3)小明同学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将正确操作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
①通过上表数据,可算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还可得出关于灯丝电阻的结论是:;
②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Ω.
③将两个这样的相同规格的小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在6V电源的两端,两灯消耗的总功率为W.
(4)若电压表的0~15V量程已损坏,只能使用0~3V量程,其它器材不变,如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不需画图)在此电路下,若小灯泡两端最大可加4.5V电压,为保证实验时你所设计的测量电路中各元件的安全,参照小明的实验数据,估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应为Ω~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小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如图甲所示,小明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V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
试通过分析实验记录概括物理规律(提示:加热时间长意味着吸收的热量多):
(1)比较1、2两只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1、3两只烧杯的实验记录,使我们认识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是用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的.水的这种特性是.
如图甲是研究“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甲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设计实验乙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的关系.
(2)实验甲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实验乙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阻力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