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
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
| C.唐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
| 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
有学者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 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
| 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史料可以推断出()
| A.北宋的餐饮行业受政府的有效管理 |
| B.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 |
| 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
| D.饮酒之风在北宋发展得日益壮大 |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
|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
|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
|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
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
| 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
| B.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 |
| 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
| D.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 B.量子论 |
| C.相对论 | D.日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