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
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
C.唐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
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提倡商品经济 | 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 | C.认为工商并重 | D.强调重农抑商 |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开放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下列有关对欧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问世有利于加深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
B.它于20世纪末正式问世 |
C.它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
D.使欧洲一体化成为自上而下的进程 |
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 B.维新图强思想 |
C.实业救国思想 | D.中庸自保思想 |
“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