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道路”是( )
| A.“一边倒” | B.“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 C.“南北对话” | D.“多边外交” |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西周 | B.秦 | C.唐 | D.清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加强 | B.宗法制衰落 |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井田制的推行 |
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呈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假设有一个雍正时期的官员,他每天到一个较为简陋的办公室上班,皇帝每日召见,并和他商讨军国大事。他有时拟写文件,然后交给皇帝审批,最后把文件交给下属,让他们送给各部门去办理。那么这个官员可能是( )
|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 C.军机大臣 | D.议政王大臣 |
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
| A.皇权日益加强 |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
|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