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④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B.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C.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老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2010年9月15日,美国向WTO起诉称,“中国政府一方面禁止持国外卡的消费者在中国进行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对持外国卡的中国人在国外消费附加了比银联卡更多的限制”,“这些银行卡市场准入限制和歧视性措施违反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十六条和十七条的规定。”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的这一做法是反对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B.中国加入WTO使本国金融业面临重大挑战
C.美国利用WTO规则长期控制国际金融市场
D.WTO旨在取消贸易壁垒,对各成员国都有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