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对抗西班牙,建立海上霸权地位 B.反对拿破仑称霸欧洲
C.打击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 D.为工业革命开拓商品生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提出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而他们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代表性呀!北平住着的就是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试问英美哪一个议会能从普选中达到这样高度的代表性呢?”据此,这些代表参加的会议是

A.中华民国独立各省的第一次代表会议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1948年辽沈战役中的长春围城,封锁围困半年之久,饿死30万平民,全歼曾在台儿庄浴血抗日的滇军六十军、印缅抗战而蜚声海外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辽沈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长春围城是残酷和不幸的
C.长春围城反映国军素质低不战而降 D.辽沈战役死伤均为平民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A.中国革命开始“以俄为师”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