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 )
|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
|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
|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
|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
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产生与加强,中国古代出现了避讳制度,即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秦朝初年改“政月”为“正月” |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
|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
2009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阅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 年份 |
1969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 建交国家 |
49 |
54 |
69 |
87 |
88 |
95 |
103 |
107 |
110 |
112 |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同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 D.普京执政时期 |
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统一战线”是指
| A.革命统一战线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 D.爱国统一战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