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的解释最恰当的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 |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 )
A.孔子 | B.孟子 |
C.庄子 | D.韩非 |
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天地非常崇敬。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下图是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与这种现象有关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是( )
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
B.荀子的人道有为思想 |
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
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