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号称“山西票号”的票庄遍布世界各地,且据史料记载,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时,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曾向晋商乔家借钱还国债,这足见晋商的经济实力。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票庄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②票庄是一种介于钱庄与银行之间的旧式金融机构
③晋商是明清时期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商帮
④晋商和官府勾结卖国求荣
|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 |
|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 D.设置殿阁大学士 |
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
|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
|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
|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A.其他大臣的回答太片面 |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
| C.万钢的回答肯定了法律至上 | D.其他大臣的回答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 B.活字印刷术 | C.指南针 | D.火药与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