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这种主张可能出现在
|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主要目的是
| A.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
| 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③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 A.①② | B.①③ |
| C.①②③ | D.②③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标志着
| A.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
|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 |
| C.结束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 |
| D.人类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十分可怕,但作为事实则不然”。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
| A.将引发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潮流 |
|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 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
|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