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填 “是”或“否”);
(3)由图像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_kg;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点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 0.1s 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但在处理纸带的过程中不小心把纸带撕成三个小段,并丢了中间段的纸带,剩下的两段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各点间距离记录在图中。
①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②丢失的中间段纸带上有__________个点;
③由这两段纸带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 m/s2。
(2)(10分)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8V,功率约为0.8W的小灯泡,现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3V,内阻6k)
B.电压表(0~15V,内阻30k)
C.电流表(0~3A,内阻0.1)
D.电流表(0~0.6A,内阻0.5)
E.滑动变阻器(10,2A)
F.滑动变阻器(200,0.5A)
G.蓄电池(电动势6V,内阻不计)
①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②通过实验测得此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求得此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
③若将此灯泡与电动势6V、内阻不计的电源相连,要使灯泡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_的电阻。
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
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改变原子核的半衰期 |
D.![]() |
(2)现有一群处于n=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出种的不同频率的光子。
(3)自由的中子的质量为m1,自由的质子的质量为m2,126C原子核的质量为m3,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126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为。
(1 0分)玩具遥控器经常用到一种方形层叠电池,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电流表G(满偏电流1 0mA,内阻10 ?
B.电流表A(0~0.6 A~3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l00 ?,1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 ?)
E.开关与导线若干
(1)电流表A的量程应选用(填“0~06 A”或“0 ~3A”)
(2)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并在丙图上完成了实物连线,请你指出该同学连线的错误之处(在连错的导线上打“×,’),并重新正确连线。
(3)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该同学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I1—I2图线(I为电流表 G的示数,I为电流表A的示数)如丁图所示,则由图线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长 lm左右的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图中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木板相比可忽略),弹簧右端与滑块接触,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现使弹簧解除锁定,滑块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水平向右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0×1 0-2s和5.0×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3所示.
(1)读出滑块的宽度d=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vl,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则v2=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用米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问饷距离为L(已知L远大于d),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为g,则滑块与木板动摩擦因数u表达式为(用字母vl、v2、L、g表示)。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其中的二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
在①中是
在②中是
(2)某同学在研究“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得出合力F的大小随夹角θ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象及力的合成知识可求得两分力大小分别为N、N;若是让它们的合力作用在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上(不计其他力)可使该物体获得的加速度范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