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2)实验时,小组成员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4)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 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
(5)实验过程中,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6)调整实验器材后,再次实验,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眼睛在A侧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 (选填“有”或“没有”) A蜡烛的像。为了说明像是虚像,你是如何“看”的?
如图,小红同学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 ,现将适量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由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
(3)小红同学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将偏 (填“大”或“小” 。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室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待测小石块。请按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 。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石块质量。三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
1 |
2 |
3 |
小石块质量 |
52.8 |
52.4 |
52.4 |
(3)在量筒中装入 的水,把小石块放入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
(4)小石块的密度是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设计上,小石块要吸水,本实验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测量标有“ ”字样的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在 左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电压表 (量程 、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开关、待测小灯泡。供选择的电流表: (量程 、 (量程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表应选用 “ ”或“ ” 。
(2)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选填序号)
.电压表断路
.小灯泡断路
.电压表短路,且小灯泡断路
.电流表短路,且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程新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压 和未知电阻 的阻值。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甲中电路图,用黑色签字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电路正确连接后,当开关 、 闭合,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则电源的电压 。
(3)当开关 、 闭合,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则待测电阻 。
(4)不改变甲图所示的电路,若开关 始终处于断开状态,仅对开关 、 进行操作 (选填“仍能”或“不能” 测量电源电压和未知电阻 的阻值。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一次在水平木板上铺毛巾如图甲,第二次将毛巾换为棉布如图乙,第三次撤去棉布如图丙。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 。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 。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会在水平面上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减速”或“加速” 。
(4)用如图丙装置,若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 的关系(选填答案序号)。
.重力势能与质量
.重力势能与高度
.动能与质量
.动能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