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即孔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_(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张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大于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让你在甲、乙、丁三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小明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式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看到较大孔对应的光斑为孔的形状,较小的孔对应的光斑为圆形(太阳的像)。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的距离,则光斑的形状会渐渐变成圆形。如图5,屏到孔的距离为30cm,光斑形状和孔一样为三角形;如屏到孔的距离为150cm,光斑形状变为圆形(图6)。

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如果孔太大,通过孔形成的光斑的形状的确与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实像,此像所对应的物体是太阳;
C.如果要使小孔所形成的圆形光斑大一些,应该将孔到地面的距离变小;
D.不管孔的大小、孔的形状如何变化,光斑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信息与信息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探究电阻、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A、B、C、D分别代表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

(1)把C接M,接N,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就增大,电压表示数
(2)把B接M,C接N,则滑片P向_________(填A端或B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
(3)把分别接在M、N上,变阻器的电阻值最大,移动滑片也不能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在下图电路中,要想使灯L1变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向______移动(a端或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是_______,加在灯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此时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

总结本学期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会发现:

甲乙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被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如:图甲的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间接的知道物体动能的大小.
图乙的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间接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如:图甲的实验中,使用同一个球就是为了控制_________不变,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图乙中将两个电阻串联起来,就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的关系.
(3)有些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还可以进行其它的探究实验.
如:图甲装置中增加一个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我们还可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图16乙中如果再增加一个____________,我们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了.

(1)在图中的圆圈中填入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后,两灯都发光

(2)图中,甲图是一把钢丝钳,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 );乙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3)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由图乙、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
(2)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
(3)小明利用图乙装置进一步探究:
①当物体从接触液面到刚好完全浸没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逐渐减小的,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有关。
②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后再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