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即孔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_(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张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大于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让你在甲、乙、丁三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小明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式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看到较大孔对应的光斑为孔的形状,较小的孔对应的光斑为圆形(太阳的像)。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的距离,则光斑的形状会渐渐变成圆形。如图5,屏到孔的距离为30cm,光斑形状和孔一样为三角形;如屏到孔的距离为150cm,光斑形状变为圆形(图6)。
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如果孔太大,通过孔形成的光斑的形状的确与孔的形状有关; |
B.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实像,此像所对应的物体是太阳; |
C.如果要使小孔所形成的圆形光斑大一些,应该将孔到地面的距离变小; |
D.不管孔的大小、孔的形状如何变化,光斑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如图甲所示是小丽连接的部分电路,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
(3)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过程(2)中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向调节(选填“左”或“右”),调节滑片的过程中灯泡的亮度(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小丽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此时会观察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发生的变化是:。
小明想利用一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把电路和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电阻RX的表达式。
(1)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___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请用测量量I1、I2和已知量R0表示RX,RX = 。
(1)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极。(选填“N”或“S”)
(2)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闭合开关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铝杆ab会在水平放置的铜制轨道上运动起来。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1)如图1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kW·h;
(2)如图2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W;
(3)如图3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A。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稳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一个、电阻箱一个(电阻箱的符号)、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当电流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跟电阻R成正比。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