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0月1日,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图9的二幅图是当时的一些情景.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大量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以上三空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主要是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3)火箭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护火箭不至于被烧毁,在火箭头部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和汽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     
(4)卫星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填“甲”或“乙”),乙的密度是____g/cm3。相同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制成的物体体积之比为______。

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
(2)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机械效率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

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 A 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的力臂是________m ,大小为________ N。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得功为_______J。他在1min内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w。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处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