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 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
C.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 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
从岸 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 B.路旁的树木 |
C.迎面走来的行人 |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