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揭示了家庭收入(Y)与消费(C)之间的关系,对二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在A点左侧,消费小于家庭收入 B.在A点右侧,消费小于家庭收入
C.家庭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成正比 D.家庭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成反比
“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比喻表明
| A.文化知识比思想道德更重要 |
| B.思想道德比文化知识更重要 |
| C.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 |
| D.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是部分意义上的人才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 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
| C.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 D.普及科学知识和精神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生活时代是金兵南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动乱时代,他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但却未果。临终时诗人在《示儿》中写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表明( )
|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 B.只有维护祖国统一才能体现爱国主义的情怀 |
| C.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相同的内容 |
| D.只有抵御外敌入侵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行为 |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
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表明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④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近年来,两岸文学进行了深层次交流。无论是《台湾》杂志发表的《刘铭传》、《文天祥》和《阿芙蓉》,还是《“黄浦”五期》、《伏牛》、《汉家女》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阅读,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 )
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弘扬民族精神需要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