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9月,我国税收收入84412.11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年度预算的77.3%。实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税收政策适度调整 | B.我国经济稳中有进 |
C.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 D.纳税意识不断增强 |
2010年4月5日,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发生8天8夜后,153人中已有115条顽强生命平安获救。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挽救生命的铮铮誓言和如铁信念:“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切为此让路”“一切为了排水,一切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力量”……正是把最可宝贵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被困人员的伤亡才能降到最低。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救援工作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以人为本的理念说明了()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劳动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
D.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救人。3名大学生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3位牺牲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授予英雄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号召向他们学习。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的献身精神说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
③他们的价值选择站在了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说明:()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这话意在说明 ()
A.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
B.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
C.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
D.强调个人离不开社会,否认了人的个性发展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发奋图强,勇于探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止。改革()
①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就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