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
B.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没有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C.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是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 |
D.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设法提高细胞环境温度,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
B.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应加大通光孔的进光量 |
C.若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镜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
D.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下列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A.![]() |
B.![]() |
C.![]() |
D.![]() |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染成紫色
C.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所用的底物应该是过氧化氢
D.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双缩脲试剂A、B应混合均匀后使用
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HIV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水、蛋白质、脱氧核苷酸 |
B.水、蛋白质、核糖核苷酸 |
C.蛋白质、水、脱氧核苷酸 |
D.蛋白质、水、核糖核苷酸 |
下列关于一些辅助诊断疾病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化学试剂 |
诊断疾病 |
检测原理 |
检测对象 |
A |
基因探针 |
甲型HINI流感 |
分子杂交 |
血液中甲型HINI流感病毒 |
B |
斐林试剂 |
糖尿病 |
与还原糖的显色反应 |
尿液中葡萄糖 |
C |
单克隆抗体 |
肺结核 |
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
肺炎双球菌 |
D |
双缩脲试剂 |
肾炎 |
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
尿液中的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