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白菜—甘蓝”是科学家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培育成白菜—甘蓝植株,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该过程应用的原理是______和__________。
(2)要制备“白菜—甘蓝”的人工种子,要在d步骤选取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________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即可。
(3)在d过程培养中,培养基的成分通常包括水、______、有机营养和________等,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__________________。
(4)在a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最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
(5)要获得图中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首先需要分别除去白菜和甘蓝细胞的细胞壁。用以下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鳞片叶、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蒸馏水、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等,可除去细胞壁。在实验过程中要选取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而不用蒸馏水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采用特异性引物对另两种植物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 进行PCR 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及纯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 进行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 中后代性状不分离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右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与分布的控制很可能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来实现的。
(2)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电位如何变化?。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4)在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与静息时比较会

下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1和2各是一条      ,而3是一条     ,理由是     
(2)图中4是         ;在期分裂为二。
(3)此细胞在分裂末期能否出现细胞板     ,理由是            

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为例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

(1)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D表示
(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由组成。
(3)③中液体叫做可从[⑤]中释放到③中的物质是
(4)丙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用图中字母、箭头表示)

下列各图是依据细胞增殖过程中,核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作的图像和曲线,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2)图一中细胞有丝分裂可利用图二甲表示出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关系的图是
(填字母)。在图二的乙坐标中用柱状图表示A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3)图三中能够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

下图A、B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据图回答问题:

某种植物M
亲代:蓝花×白花
(甲)↓(乙)
F1:紫花
↓自交
F2: 紫花蓝花白花
9: 3:4
白色素
↓酶1←基因A
蓝色素
↓酶2←基因B
紫色素
A
B

(1)结合A、B两图可判断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表可知植物M花色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
(3)在植物M种群中,以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植物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将该基因转入其细胞质中,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回答:

①将b连接到a并形成c,需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检测,被c侵染的该植物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b已经________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此方法获得的抗病植物,将来产生的卵细胞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