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0=19.00cm,点A、C间的距离为s1=8.36cm,点C、E间的距离为s2=9.88cm,g取9.8m/s2,测得重物的质量为100g。

⑴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
B.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
C.实验时,先放手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数据处理时,应选择纸带上距离较近的两点作为初、末位置
⑵选取O、C两点为初末位置研究机械能守恒。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     J,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⑶实验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增加的动能,写出一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2-7-8所示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

图12-7-8
(1)该图表示的是()
A.干涉现象B.衍射现象C.反射现象D.多普勒效应
(2)波源正在移向()
A.左方B.右方C.上方D.下方
(3)观察到小的频率最低的点是()
A.左方B.右方C.上方D.下方

AB为一弹性绳。设法在绳上传播一个脉冲波,如图12-1-6所示,当波从A向B传播时,绳上质点开始起振时,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是向_________,若波从B向A传播,绳上质点开始起振时,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是向_________。

图12-1-6

手握一根水平绳的一端上下抖动,在t时刻绳上呈现的波形如图12-1-3所示.如果绳上C点此时的速度是向下的,则人手握住的是绳子的__________端.若人手握住的是左端,那么该时刻图中所标各点速度向上的点有__________.

图12-1-3

Ⅰ.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 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 a 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指针位置 选择开关所处的档位 读数
a 直流电流100mA mA
直流电压2.5V V
b 电阻×100 Ω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V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A R 0 应选择 Ω 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 Ω 的滑动变阻器。
Ⅱ.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 R 0 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 0.6A 3A );
(b)电压表(量程 3V 15V
(c)定值电阻(阻值 1Ω 、额定功率 5W
(d)定值电阻(阻值 10Ω ,额定功率 10W
(e)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 0--10Ω 、额定电流 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0Ω 、额定电流 1A
那么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Ⅲ.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 W 2W 3W 、……;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 v 1 v 2 v 3 、……;
(3)作出 W-v 草图;
(4)分析 W-v 图像。如果 W-v 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 v ;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 Wv2 Wv3 W v 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 W 2W 3W 、……。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W ,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 2W 3W 、……。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钍核的质量为粒子的质量为。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等于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