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每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
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Ⅰ、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Ⅱ、在实验中,质量m为1.0kg的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距离单位为cm。
(1)纸带的___________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计算出物体的动能增加量ΔEK=0.48J,势能减少量ΔEP=0.49J(g=9.8m/s2),该同学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并没有错误,却出现了ΔEK<ΔEP的结果,试问这一结果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名同学用计算出B的动能EK=0.49J,恰好与势能减少量ΔEP相等,于是该同学得出结论“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试问该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
答:________________。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①为光源,②为滤光片,③为________(选填“单缝”或“双缝”),它的作用是________.
(2)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8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图乙示数为________mm,条纹间距为________mm.
(3)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________
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 | B.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 |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
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1、P2、P3、P4四枚大头针时,P3、P4恰可挡住P1、P2所成的像,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有一同学把大头针插在P1′和P2′位置时,在P3、P4一侧怎么也看不到大头针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同学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44cm,球直径由如图游标卡尺测得.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cm,该摆摆长为________ 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__s.
(2)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通过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中A、B所示.那么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应是________(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La/Lb=________.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空格处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符号.)
(2)由此可表示小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用相关物理符号表示)
(3) 多次实验并将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若
图线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 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所示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纪录白纸,P1、P2、P3、P4是四颗大头针所在的位置,aa’、bb’是玻璃砖的两条边界:
(1)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 =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