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f甲>Ff乙>Ff丙 | B.Ff乙>Ff甲>Ff丙 |
C.Ff丙>Ff乙>Ff甲 | D.Ff甲=Ff乙=Ff丙 |
图象法可以形象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对于下面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质点做曲线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大 |
B.由图(1)可知,质点在前10s内的平均的速度大小为4m/s |
C.由图(2)可知,质点在第4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D.由图(2)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5m/s2 |
质点做方向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设在连续相等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x1和x2的比值可能为()
A.1:1 | B.2:5 | C.2:1 | D.4:1 |
在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0到1秒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C.在t=3s时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米
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 |
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m/s,则2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