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I:将海带灼烧成灰 |
B.图II: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C.图III: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
D.图IV: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 mol碳酸钠晶体中含有C![]() |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分子数为NA |
C.1 L 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的个数为0.5NA |
D.在NO、NO2的混合气体22.4 L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NA个 |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 |
B.取用储存在下面集气瓶里的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
C.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时,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
D.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相同温度下,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 |
B |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
向2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 FeCl3溶液 |
C |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D |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
取a 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
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氯化钙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
D.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
下列制取物质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制绿矾(FeSO4·7H2O) |
B.铜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 |
C.过量的Fe与Cl2反应制FeCl2 |
D.MnO2与稀盐酸反应制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