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I:将海带灼烧成灰 |
B.图II: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C.图III: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
D.图IV: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
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 + 11O2 = 4B2O3 + 2V2O5。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 11H2O - 22e- = V2O5 + 2B2O3 + 22H+ |
B.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 |
C.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 |
D.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200 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高 |
B.过程的自发性既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也能用于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
C.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电解质溶液的电解 |
D.溶解度较小的BaSO4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溶解度略大的BaCO3 |
一定温度下,向300 mL l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bmol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过程中溶液中的Kw减小 |
B.b=0.3与b=0.15时,所得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不相同 |
C.当b=0.2时,所得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关系为:c(HCO3一)>c(CO32-)>c(OH-)>c(H+) |
D.当恰好生成NaHCO3时,溶液中存在:c(Na+ )+c(H十)=c(HCO3-)+c(OH一) |
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 |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Y—)>c(X—)>c(OH—)>c(H+) |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 |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了Na2CO3(aq)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1<△H2 |
B.若反应HCO3-+H+=CO2↑+H2O的熵增效应大于吸热效应,则其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
C.CO32-(aq)+2H+(aq) =CO2(g)+H2O(l)△H=(△H1+△H2-△H3) kJ/mol |
D.相同条件下,结合H+的能力:CO32->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