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组别 |
处理方式 |
检测结果 |
实验组 |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
对照组 |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兔和食草昆虫 |
B.兔与食虫鸟为竞争关系 |
C.若兔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食虫鸟的数量增加 |
D.猫头鹰占有2个营养级 |
理解实验原理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
B.探究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
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 | B.能量流动 |
C.物质循环 | D.信息传递 |
对于一片草原来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太阳能的辐射量 | B.生产者的同化量 |
C.生产者的呼吸量 | D.生产者同化量与呼吸量的差值 |
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火灾过后草原的演替 | B.过量砍伐后森林的演替 |
C.弃耕农田的演替 | D.裸岩上的演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