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
|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
|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
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往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8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6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
| A.0个 | B.1个 | C.2个 | D.3个 |
将竖直放置的水绵和某种好氧细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处,白光透过三棱镜照在混合液处,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随机、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 | B.集中分布在上下两端 |
| C.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 | D.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层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
| B.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
| C.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其原因是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 |
| D.图丙中,当在一个反应容器中把pH从6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
某非环状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有三个肽键,为四肽化合物 |
| 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 C.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4种氨基酸 |
|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脂肪酸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
|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
| C.与K+进入绿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
|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