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糟口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均为x=10.00cm,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58cm。重力加速度为g。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v0=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下述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C是______m/s;
(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为__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数据: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F/N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弹簧伸长x/cm |
1.20 |
2.40 |
3.60 |
4.76 |
6.10 |
7.10 |
(1)由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F—x图像(坐标系在答题纸上)
(2)由此得出结论是。
(3)由图像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N/m。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合力跟分力的关系》实验时作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图中_____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______是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
一种供某仪器使用的小型电池上标称的开路电压为9 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了测量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因没有电流表等,实验者利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可不考虑其对电路的影响,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 Ω,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
(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有以下几种规格,你认为当做保护电阻R0最合适的是( )
A.10Ω,5W B.180Ω,0.25W C.190Ω,0.5W D.1.2kΩ,1W
(2)按如图的电路实验: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使其阻值最大;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读数为R1,读取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次调节电阻箱的读数为R2,读取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可计算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内阻r=.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R,并表示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图中的6个点表示实际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出电阻值R=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cm,直径d为____cm.
(4)由以上过程可得ρ=_____.(用字母R、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