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子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将该电子元件与一个R=8Ω的电阻串联,再接至电动势E=3V,内阻r=2Ω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电流I=_ mA。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几组砝码的重力F和对应的弹簧长度x,画出F —x图线,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①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
②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考虑砝码盘的质量相比,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工作电压为_______V,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 |
B.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拖动纸带运动 |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 |
D.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电磁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做电源,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一个点。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A.B.C.D.E、F为在纸带上依次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AB=1.20cm,AC=3.20cm,AD=6.00cm,AE=9.60cm,AF=14.00cm,则以上由数据可知小车做运动,运动的加速度a=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
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或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对应的字母)
②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将起始点记为,并在离
点较远的任意点依次选取6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
、
、
、
、
、
,量出与
点的距离分别为
、
、
、
、
、
,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设重锤质量为
,则在打
点时重锤的动能为____________,在打
点和
点这段时间内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
③在本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重锤增加的动能,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为了测定阻力大小,可算出②问中纸带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至
, 并作
—
图象,如图3所示,直线斜率为
,则可测出阻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①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
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但二者的直径可以不同 |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
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
②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置为M、P、N,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
和
。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
,靶球的质量为
,如果测得
近似等于,则认为成功验证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③在实验中,根据小球的落点情况,若等式=成立,则可证明碰撞中系统的动能守恒(要求用②问中的涉及的物理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