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
(年江苏政治)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足球运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由此可见
A.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D.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年海南政治)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年上海政治)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开始全面推进,2020年全国统一实施新方案,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从哲学上看,考试招生制度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因是
A.通过认识局部,落实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
B.通过研究特殊案列,补充、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
C.通过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 |
D.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质 |
(年山东文综政治)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既要侧重与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
(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脚下……。漫画(下图)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A.踏玻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