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A图是 三角洲地区,城市 (填代号)是我国最大城市。B区濒临我国的________海, 填写G城市名称: 。
(2)B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1979---1980年间,该地区利用 资源,发挥其__________优势和__________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大力发展 密集型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地区的 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产业升级, 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A、B两个三角洲地区相比, 三角洲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荷兰人在圩田上规划设计居民点是运用_________理论的成功典范。
(2)政府在圩田上规划设计的是一个居民点体系,这个居民点体系由__________级居民点组成,最高级的居民点有_________个,次级的有__________个,最低级的有_________个。
(3)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时,充分考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布置在低级别居民点的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地分为和两类地形区。
(2)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其原因是。
(3)A城区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4)图中的有利条件为城市A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下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问题。
(1)在上面空白图中画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
(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城市人口数量看,在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