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四国1997—1999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
耕地总面积(千公顷)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
① |
176950 |
0.67 |
② |
51885 |
2.68 |
③ |
95467 |
0.08 |
④ |
297319 |
0.30 |
世界 |
13379680 |
0.24 |
①国的国土面积比③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③国大得多,原因是
A.①国河流众多,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
B.①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 |
C.③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 |
D.③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 |
③④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中,相同的是
A.热带沙漠广布 | B.水旱灾害频繁 |
C.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
下图为北半球示意图,若箭头表示洋流动力方向,则该洋流是()
A.西风漂流 | B.日本暖流 | C.墨西哥湾暖流 | D.北太平洋暖流 |
下图为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图,读图回答题结合图5中信息可以判断,受温室效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增大的国家是()
A.巴西 | B.埃及 | C.南非 | D.俄罗斯 |
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
B.全球各地均升温,但升温幅度不同 |
C.温室效应主要与矿物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有关 |
D.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比小岛国家影响大 |
下表示意我国某区域1996—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单位:公顷)。读表回答题
耕地 |
园林 |
林地 |
牧草地 |
水域 |
|
1996年 |
1268798.5 |
27951.8 |
266176.3 |
2467943.4 |
63801.4 |
2000年 |
1293944.6 |
71783.84 |
442971.3 |
2237528.4 |
66413.4 |
2010年 |
1353171.6 |
141685.8 |
691081.3 |
1870195.4 |
73019.4 |
1996—201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
C.草地退化严重 | D.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
进入21世纪以来,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 B.畜牧业发展迅速 |
C.林果业迅速发展 | D.种植业发展迅速 |
该区域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华北地区 |
下图为我国1962—2012年部分省区高温日数分布图,读图回答题当浙江省处于一年中持续阴雨天气时( )
A.山东省气温高蒸发旺盛 | B.福建省多受锋面雨影响 |
C.安徽省平均气温高于江西省 | D.江苏省南部多气旋雨 |
图中有8处高温日数为0,这些地点从来没有出现过高温天气的原因可能是()
①其中有4处位于山地,海拔较高②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间较短
③其中有4处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④地势较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题。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 B.阴坡和背风坡 | C.阳坡和背风坡 | D.阴坡和迎风坡 |
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A.降水丰富 | B.热量充足 |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