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读下表(此表排除人口迁移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的出生率和乙地的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A.2.8%和-0.64% B.3.45%和0.2%
C.2.15%和0.18% D.1.02%和-0.8%

乙地区人口死亡率比甲地区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乙地区

A.经济较落后 B.出现瘟病
C.交通不便 D.人口老龄化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
C.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
D.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最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下图中MN、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MN、EF相交于O点且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O、P分别是MN、EF的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某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该日

A.M点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在回归线
C.E、F两地的昼长相等
D.M、N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若某日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2°,则

A.O点的纬度是48º B.F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º
C.M点的纬度是21º D.E点的纬度是21º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甲地这种气候类型及成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B.地中海气候: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洋东岸

在“甲地年内温度变化可能曲线”图中,与甲地一年中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最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于甲地区而言,图中“某月等温线”提示的信息时段最可能的是

A.降水最少的季节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森林火险等级为一年中最高 D.昼长于夜,太阳辐射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