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十二五“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A.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
| B.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
| C.人均耕地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 D.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
| B.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
| 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
| 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扩大耕地面积,发展节水农业 |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下图为“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回答题。
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影响分别是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③造成交通拥挤④产生噪声污染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
| A.城市道路分布图 | 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
|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 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
右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题。

图2所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a | B.b | C.c | D.d |
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 A.u和s | B.u和t | C.v和s | D.v和t |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08年11月28日~2009年3月8日),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洪涝灾害 | B.疾病传播 | C.旅行度假 | D.民工返乡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题。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
|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
|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人均耕地减少 |
该现象会
|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
|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
右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
|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
|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
|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