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B地所属国家是非洲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该国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并于2010年加入“金砖国家”。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2)描述图中R区域沼泽面积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分析原因。(6分)
(3)分析B地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图19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海峡,它是我国的_________ 海(水)。
(2)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红树林的生态意义___ ,____。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2009年7月9日,川、陕、渝三省市在重庆共同签署“西三角经济圈”工商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序幕已经拉开。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他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中国部分区域地图(见图18)
(1)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三个城市,并用斜线表示出“西三角”大致范围。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3)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并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
(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黄河自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以及河口镇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陡增的自然原因
(2)关于今后黄河入海泥沙的数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少,二是将会增加。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3)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4)结合上图,说明山东省不同地形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及原因。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新网4月19日电据外电报道, 4月17日冰岛火山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导致整个欧洲北部的航空交通受阻,全球数百万乘客行程被延误。英国气象部门称,火山灰将在19日抵达加拿大东部海岸。材料一:冰岛渔业、水能和地热资源丰富,渔业是经济支柱。
当地可耕地面积1000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畜牧业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农业用地被用做饲料草场。积极发展温室生产,西红柿、黄瓜产量可满足国内70%的消费。
材料二:冰岛人口只有32万,但人均GDP达5万多美元位列全球第四,然而因盲目参与金融业的全球化经营扩张,冰岛外债高达1383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让冰岛难以应对,大致相当于每名公民身负43.2万美元债务。总理哈尔德坦言,本国面临“国家破产”危机,他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
(1)图16中气候类型Ⅱ为_____气候,火山灰影响欧洲航空并将到达加拿大东海岸是由于常年受__控制。
(2)分析冰岛渔业、水能和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说明冰岛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
(4)为应对金融风暴,冰岛总理提出了“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 的建议。请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
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该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1)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 米。
(2)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
(3)据图文材料,指出宋代商船沉船的季节________ ,并分析说明判断理由。
(4)图示近岸海区是当地海水养殖的重要水域。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限制了养殖规模,请解释说明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