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女王头(蕈状石),是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一个知名景观。由于其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个凝视远方的女王,故得到女王头的美名。她大约4000岁,头部可以找到海洋生物化石。“女王头”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
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 D.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
读图5,完成13 - 15题。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作物分别是()
A.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 |
B.甲——冬小麦和棉花、乙——水稻和油菜 |
C.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 |
D.甲——春小麦和大豆、乙——水稻和甜菜 |
导致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河流 | D.土壤 |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限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 B.乙地区春季旱情严重 |
C.甲地区春季多低温阴雨 | D.乙地区土壤肥力低下 |
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07年能源消费情况,下图为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状况。读图表完成小题。①一④所代表的省区依次是()
A.河南、广东、青海、四川 |
B.青海、广东、四川、河南 |
C.青海、广东、河南、四川 |
D.广东、四川、河南、青海 |
上表和图中数据表明,四个省区能源消费状况相比较()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最多 |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首位 |
C.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能源结构不均衡 |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最高,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
2011年12月1日20:00(北京时间),某个游客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中连在迪拜转机停留6个小时,共飞行了9小时,到达12°E附近非洲某机场。他在博客中描写自己的旅游见闻:“从小镇出发后,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行,葱绿的草木逐渐减少。几天后,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起粉末一样的细沙,连呼吸里都是沙子……”依据资料和图3,完成8—10题。游客到达非洲某机场的当地区时是()
A.12月1日2:00 |
B.12月2日4:00 |
C.12月1日12:00 |
D.12月2日16:00 |
图3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游客回国后,查阅资料,发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船只扬帆
表示向南,落帆
表示向北。古埃及人这样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盛行风向和河流流向 | B.降水变化和地形坡度 |
C.地形坡度和河流流向 | D.盛行风向和洋流流向 |
图2为某月沿120°E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5—7题。“某月”可能是()
A.l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该月份()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大 | B.我国东部盛行偏北风 |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 D.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
读某小岛等高线示意图(图1),完成1-4题该岛主峰的海拔可能为()
A.79米 | B.99米 |
C.119米 | D.139米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游客拍摄以该岛主峰
为背景照片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该岛夏季降水特点与成因的匹配,正确的是()
A.降水较少——副高控制 | B.降水较多——东北信风影响 |
C.降水较少——地处雨影区 | D.降水较多——东南季风影响 |
该岛所属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热带雨林带 | D.热带草原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