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风向①~⑤中,形成原因与其它四个明显不同的是 ( )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有关风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 |
B.乙海域受③风向影响,冷海水上泛而有利于渔场形成 |
C.丙地在④风向盛行的季节,草原茂盛 |
D.丁地全年受⑤风向的控制,光热充足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①②③分别所代表的环节是
A.降水增加、地面蒸发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 |
B.地面蒸发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
C.气温变幅减小、地面蒸发量增多、降水增加 |
D.降水增加、气温变幅变大、地面蒸发量增多 |
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 |
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9月23日正午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下列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
B.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流 |
C.该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 |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流 |
下表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A.甲 B.乙 C.丙 D.丁
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孤,其中AB为昼弧,其余各弧为夜弧,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
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A.2l时 | B.3时 | C.6时 | D.9时 |
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回答下列各题: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是
A.9月23日3时20分 | B.3月21日8时 |
C.3月21日3时20分 | D.9月23日7时 |
若此时,某科学考察船上的船员发现在烈日下直立的桅杆的影子突然不见了,则该考察船的地理位置是
A.0°纬度,西经110° | B.0°纬度,东经70° |
C.北纬23°26′,西经20° | D.北纬23°26′,东经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