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将1 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滴加b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10-5mol·L-1)
A.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正向移动 |
B.滴加b L氨水后的溶液中,n(NH4+) = 200 n(NH3·H2O) = 1 mol |
C.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0.005 / b mol·L-1 |
D.滴加b L氨水后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是:c(NH4+) = c(NO3-) > c(H+) = c(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基体起骨架作用 |
B.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
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 |
D.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 |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
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
25℃时,由弱酸(HA)及其盐(NaA)组成的混合溶液,起始浓度均为1mol·L-1。下图为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时,溶液pH随加入H+或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三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B.通入HCl,HA的电离常数减小,A-的水解程度增大
C.加入1 mol NaOH后,溶液中c(Na+)=c(A-)
D.未加HCl和NaOH时,溶液中c(A-)>c(Na+)>c(HA)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装置中,锌电极上一定没有气泡生成 |
B.向CaCl2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 |
C.做氯化铵分解实验时,加热试管底部,试管口处有晶体出现 |
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足量饱和NaCl溶液的过程中无固体析出 |
铅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2PbSO4+2H2OPb+PbO2+2H2S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SO4的氧化性比PbO2的强、还原性比Pb的强 |
B.放电时,PbO2为氧化剂、做负极,Pb为还原剂、做正极 |
C.放电时,当有2 mol H2SO4反应时,会有1.204×1024个电子从铅电极流出 |
D.充电时,PbSO4既被氧化又被还原,Pb是阳极产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