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即含有氯分子Cl2),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废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就注入0.01 mol·L-1 的Na2S2O3标准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Na2S4O6溶液为无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步聚③当待测液由       色变为      色且30s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废水中C1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按照上述实验操作,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若读Na2S2O3溶液的体积不规范,没有平视,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又俯视,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般情况下,当人体一次性摄取300 mg~500 mg亚硝酸钠时,就会引起中毒.某研究小组用碘量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反应如下:
2NaNO2+2H2SO4+2KI===2NO↑+I2+K2SO4+Na2SO4+2H2O
2Na2S2O3+I2===Na2S4O6+2NaI
取1 kg泡菜,榨汁,将榨出的液体收集后,加入提取剂和氢氧化钠,使泡菜汁中的亚硝酸盐都成为亚硝酸钠.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以除去色素.再次过滤后得到滤液,将该滤液稀释至1 L,取25.00 mL稀释后的滤液与过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反应,再选用合适的指示剂,用0.050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0.050 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0.00
20.04
2
0.12
20.08
3
0.05
20.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2)有经验的厨师在做泡菜时往往加入适量的橙汁,以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这主要是因为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通过计算判断若某人一次食入0.125 kg这种泡菜,是否会引起中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方案,用以证明某淀粉溶液,
①正在水解,②完全没有水解,③已经水解完全。

(12分)今年5月我区举行实验技能考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准备化学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为了鉴定该试剂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可能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
③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探究活动]
(1)小军取少量试样于小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猜想①正确。
经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小军的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认为,虽然小军的实验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只要再往溶液中滴加一种氯化
物溶液,同样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试样于小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
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且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②正确

(3)小亮发现要进一步确定(1)中的成分,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定出来。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试样于小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正确
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NaOH与玻璃中的
SiO2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SiO2=" X" + H2O,产物X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试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4分)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溶液中有Mg2、Fe2、Al3、Cu2等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_____;
A.Mg2  B.Fe2 C.Al3 D.Cu2
(3)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
(4)有些同学认为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5Fe2+MnO4+8H===5Fe3+Mn2+4H2O)。
a.称取2.850g绿矾(FeSO4·7H2O)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 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③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是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I是____________,
试剂b是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
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
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
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