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图是人的皮肤模型,①②③分别表示其中的肌肉、血管和汗腺;乙图是人的体温调节模型。据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图表示人体处在     环境状态,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乙图的   ,称为    中枢。通过该中枢的调节,使皮肤②结构此时发生的变化是      。
(2)在乙图的人体温调节模型中,TSH是        激素,A是      激素。
(3)如果在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促使细胞的   加快,使Y产热增加;此时若穿衣太少,还会出现X产热,使热量成倍地增加。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骨胳肌不由自主的     。
(4)如血液中A增加,则TSH分泌量将减少,这属于激素调节中的   调节。
(5)上述现象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是受           共同调节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光合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黑藻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探究。
I.该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黑藻叶片分成等量的若干组,先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后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分析作答:
(1) 若实验测知黑藻叶片在20℃:条件下暗处理1小时后有机物重量与暗处理前相比减少了2mg,再光照1小时后有机物重量与暗处理前相比增加了4mg,则该温度条件下黑藻的真光合速率为mg/小时。
(2) 该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有机物合成量,还可以通过测定来计箅真光合速率。
II.研究小组进一步用以下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分析作答:

(3) 为防止光照引起瓶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对照组瓶内应如何放置? 。
(4) 若光源为同功率的灯泡,可通过来控制自变量。
(5) 当光照强度为O时,预测瓶内________ (填气体)将减少,红色液滴将向移动;光照增强时,预测瓶内_______(填气体)将增加,红色液滴将向移动。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 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可受______发出的神经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在摄食后,I/G变_______ (大或小),这是由于_______所致;当饥饿或 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_ (大或小),有利于促进 _______,维持血糖水平。若将胰高血糖素注射到体内,尿液中尿素的量将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9月份以来,一种体长不足1mm的灰白色农业害虫,在江苏盐城的大丰、东台等县(市、区)漫天飞舞。这种农业害虫叫“烟粉虱”,属昆虫纲同翅目粉贰科。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发生区棉花平均每张叶片有卵、若虫(无翅的幼虫)、伪蛹和成虫达5400头(粒)之多。它用剌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烟粉虱对黄色很敏感,在田园或大棚内设置黄色板可诱杀成虫。据研究,这种烟粉虱起源于东非,借助一品红或其他花卉的调运进行扩散是其在世界范围传播的主要方式。
(1) 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在生态学上称为一个__________,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农业生态系统易受烟粉虱严重侵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 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这说明烟粉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并非所有个体都能发育到成虫,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 若右图是烟粉虱数量发生的曲线图,对其采取杀灭措施的最佳时期是其数量为_______时。用化学药剂杀灭烟粉虱时,有两种用药思路:交替用药和提高用药剂量_______思路更科学,原因是____

(5) 请在下图中绘出烟粉虱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小麦小穗(D)对大穗(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3株小麦A、B、C分别为:A:小穗抗锈病病菌(DdTt);B:大穗抗锈病病菌(ddTT);C:大穗抗锈病病菌(ddTt)。
①在不借助其他品种小麦的情况下,鉴定B、C两样小麦是否为纯种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____。
②若要改变小麦原有基因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
(2)下面是普通小麦自然条件下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由图可知,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条染色体,最后得到的普通小麦是_____倍体,它的形成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重要步骤,第一是完成_______,第二是完成染色体加倍,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②利用上述原理,我国科学家鲍文奎等利用普通小麦和黑麦(2n=14)培育出了八倍体小黑麦,小黑麦的体细胞中含________条染色体,它的优点是耐瘠薄土壤寒冷气候,面粉白,蛋白质含量高,茎秆可作青饲料。

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相关基因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