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如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表现型之比应分别为( )
A.9:3:3:1及1:1:1:1 | B.3:3:1:1及1:1 |
C.9:3:3:1及1:1 | D.3:1及1:1 |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一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二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三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B.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使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需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格里菲斯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
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
B.每种氨基酸只由一种转运RNA转运它 |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A.AB段 | B.CD段 |
C.FG段 | D.HI段 |